我們走進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品嘗”臨滄好茶——戶南土司貢茶。
傣鄉(xiāng)耿馬與茶有著不解之緣。相傳耿馬第二代土司罕謝法開疆拓土途中突然在戶南暫停了遷徙的腳步,因攜帶的茶葉被喝光,但沿途一直沒有找到好茶,愁眉不展的罕謝法嘗試著喝了一下戶南茶,才喝第一口就被驚艷到了。后來,戶南茶被作為土司即位茶和貢茶。
戶南是傣語音譯,意為水頭。戶南村是一個拉祜族村寨,隸屬于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芒洪鄉(xiāng)安雅村委會。處于邦馬大雪山懷抱的戶南群山起伏、山巒疊翠,許多人說,到了戶南,就像到了世外桃源。
“好山好水出好茶?!睍壕討裟系暮敝x法不只滿足于拉祜族群眾房前屋后郁郁蔥蔥的茶樹,還帶領人在邦馬大雪山中找到了萬畝連片的千年野生茶林,在被稱為獵虎民族的拉祜族人家的火塘邊,罕謝法陶醉于令他回味無窮的戶南茶。
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交通滯后等原因,戶南茶一度處于落寞的狀態(tài)。一直到2005年,這種狀況才得到改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在對耿馬縣境內屬瀾滄江水系流域的芒洪大浪壩野生古茶樹資源進行調查考證后發(fā)現,在芒洪鄉(xiāng)大浪壩一帶,野生古茶樹群落較為茂盛,且形成了以山脈為紐帶,相對集中的帶狀分布。區(qū)域內分布的野生古茶樹面積約為27000畝,整個古茶樹群落屬原生自然植被。其中最大的一棵茶樹樹圍為1.75米,樹高達15米左右,據推測,該野生古茶樹樹齡達1200年以上。
專家們同時還發(fā)現,耿馬縣境內現存人工栽培百年古茶園2000多畝,分布在勐撒、芒洪、勐簡、福榮、大興、勐永等鄉(xiāng)鎮(zhèn),而最有代表性的當推芒洪鄉(xiāng)戶南村古茶園。也就是說,戶南茶經過歷代土司的引種、推廣和栽種,它的子孫已經遍及全縣各個角落。
戶南古茶園現有土司貢茶茶樹400多株,較大茶樹樹齡在百年以上,均為人工栽培,而且,這些人工栽培的茶樹與大浪壩野生古茶樹群落連在了一起。
戶南土司貢茶傳統(tǒng)制作技藝分為鮮葉采摘、萎凋、殺青、攤晾、揉捻、曬青6個流程。近年來,耿馬縣將這項技藝進行積極傳承,2019年,戶南貢茶古法技藝被列入耿馬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戶南茶也由最初的僅有散茶,增加了沱茶、磚茶、餅茶、龍珠等新品。
海拔1870米的戶南村年平均氣溫17.8℃,年降雨量1538毫米。因為地處高海拔地區(qū),戶南茶中的茶多酚含量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湯色黃綠明亮,具有鮮、爽、甘甜的品質,茶湯入口幾乎感覺不到苦澀。
品一口戶南茶,香甜的滋味從口腔上顎一直彌漫到整個鼻腔,讓人兩頰不斷生津。一般的戶南茶16泡后湯色依然如故,而一撮上好的戶南春茶在反復沖泡30次后仍舊勁味十足,彰顯出戶南茶回甘持久、香氣十足、經久耐泡的特征。
編者札記
世居深山的戶南人自古就有種茶喝茶的傳統(tǒng),在罕氏土司執(zhí)政期間(從明洪武13年起,經歷了30余任共計570年),戶南茶被定為土司貢茶,不僅在耿馬土司即位盛典時使用,更是進貢皇帝的貢品。20世紀,貢茶傳統(tǒng)隨著土司制度的終結而落幕。而今,不斷傳承發(fā)展的戶南茶因為無茶垢、回甘純正、經久耐泡而備受市場青睞,產品供不應求。
來源:臨滄融媒體新W社、學習強國、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